2015年11月20日,中国10家锌行业骨干企业达成协议,计划减少2016年精锌产量50万吨,占2014年总产量的 8.58%。
纵然不锈钢行情如此艰难?为何不锈钢生产企业达不成联合减产协议?根据51bxg数据,2015年不锈钢粗钢产量 增速达到6%,同比增速虽然下降10个百分点,但是产量依然达到了历史新高。2016年,不锈钢粗钢产量将继续增加 ,增速虽然放缓,但是也不会出现负增长。
那么就有人为,为何不锈钢不效仿锌,联合减产呢?
首先,不锈钢企业减产显性成本并没达到。
减产的核心逻辑在于成本:减产是企业经济决策的一种,具有一般性原理,减产决策能否达成,需要从成本角度 考量其是否“经济”。
这里就涉及到财务上的两个概念,“盈利”和“现金亏损”。盈利=净利=收入-成本-费用等支出-利息-所得税; 现金亏损是指现金的流出大于流入;换句话说,如果企业减产,那么当月销售流入的钱肯定少了,但是工人工资, 水电,等这些固定支出并不能减少,所以就有可能产生现金亏损,这是减产显性成本。
尤其对于固定资产占比大的行业,从利润亏损到现金亏损,仍有较大空间,价格在这个成本区间内,企业一般 不会减产;所以不锈钢作为大型生产企业而言,单单的利润亏损,不足以让企业大批量减产。
按照51bxg,对当前304/2B成本测算,现在社会平均成本应该在12133元/吨,而当前304/2B主流钢厂报价在 11600元/吨,这部分利润亏损并不足以触及现金亏损。
其次,产业发展分布不均,难联合。
根据51bxg数据统计,前八大不锈钢粗钢生产企业的产量占据全国产量的75%。如果单看这一点,供给端相对可 控,联合减产是有可行性的,貌似八大钢厂发表一个联合申明就行。但是实际上,各企业发展规模,速度不一样, 各企业的成本控制,未来规划,都不一样,联合减产,难。
最后,不锈钢减产,社会成本大。
社会成本方面,不锈钢行业规模远大于锌行业规模。按照2015年锌均价1.55万元/吨计算,总产值仅900亿元左右 ;而2015年不锈钢均价来算,不锈钢行业的总产值大概在2635亿元左右,不锈钢行业在就业、税收和GDP方面的贡 献显著更大,减产的社会成本高,由此导致钢铁行业减产的隐性成本远高于锌行业,从而也就决定了钢铁行业短期 无法像锌行业那样形成联合减产。
综合来看,不锈钢行业联合减产,并不现实,且行且珍惜吧!
为何消瘦,不能与卿长相守。凭栏把酒,浅斟酌饮难放愁。